□浦布 惠惠
春笋、蚕豆、红菜苔、豌豆苗等鲜嫩可口的时令蔬菜已在菜场陆续“上新”,为市民餐桌平添“春天的味道”。
春笋是时下的“鲜嫩担当”。在许多蔬菜摊位上,细长的春笋堆成了小山,一旁是粗短的冬笋。一位蔬菜经营户介绍,这批春笋来自浙江,售价18元/500克,相比春节价格几乎“腰斩”。
和春笋一起抢“鲜”登场的还有蚕豆。目前市面上的蚕豆主要来自福建和海南,是国内最早一批成熟上市的蚕豆,带壳蚕豆的价格在8元/500克左右。但不少市民心心念念的还是青皮绿肉、口感软糯的本地豆。“本地豆要到四五月份,放油放盐清炒,就好吃啦!”前来买菜的王阿姨说。
春菜最大的魅力就是鲜嫩,市场里,市民在一片“绿意盎然”间争相选购。8元/500克的草头是上海人餐桌上的心头好,热炒鲜嫩美味,冷吃清凉可口;豌豆苗10元/500克,搭配荤菜清炒,鲜美解腻。
每年春菜尝鲜季,价格不菲的香椿总是绕不开的话题。作为香椿树的嫩芽,香椿也被称为“树上蔬菜”,不过周边菜场没有发现香椿的踪影,不少经营户直言进价太贵。
今年春菜季相较往年也提前开始,马兰头、马齿苋、荠菜、冰草等时令春菜将相继大量上市。各大生鲜电商平台也积极调动全国多个产区,保障春菜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