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经老朱枫公路厍浜桥,桥下静静流淌的厍浜市河贯穿练塘镇东厍村厍浜东西,一排排农家屋舍依水而建,白墙黛瓦,鳞次栉比;精心打造的景观小品亲切相迎、古韵悠然……焕发新气象的乡村景致尽收眼底。
村民公约、含苞待放的茶花、时而可见的斑鸠……走在两岸“白改黑”的幸福路上,春风拂面,岸绿水清,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三三两两的村民,或是信步闲聊,或是下河舀水,或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享美好乡村生活。
“去年下半年,在整治厍浜农村人居环境项目时,我们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兼顾乡村肌理保护、村民日常生活需要、突出古韵东厍文化的主基调,还请党员、村民一起出谋划策,共同创造美丽乡村宜居环境。”东厍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迎春告诉小编,人居环境是农村的“面子”,也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梯子”,更是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的“绝绝子”。
漫步宅前屋后,挥别春节,但依然可以捕捉到年味“食”足的踪迹,清晰感受到犄角旮旯上演的精彩“蝶变”,有一处处规划整齐的停车场,大大缓解了停车难;一个个用古色篱笆圈成的美丽小菜园内,蚕豆、青菜等长势喜人;坐落有美丽小公园、健身点,不仅扮靓了村颜,更是直通村民健康。小公园内,安置的秋千更是让小编仿佛回到了儿时的美好时光,很是欢喜。
住在周边的村民们指着这里高兴地说:“环境整治前,村里进行了意见建议征询,对原有杂草丛生的闲置地进行改造成小公园、停车场、健身点,铺设柏油路、安装晾衣架等,我们纷纷表示赞同和支持,如今改造一新后,既美观又实用,变化看得见、幸福摸得着。”
据了解,在美丽乡村建设和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工程中,拥有“一桥一寺一遗址”的东厍村坚持“硬环境”“软环境”建设两手一起抓。这些年,成功创建“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打造“瑞龙同心”党建品牌、因地制宜制定村民公约、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改变着村庄环境的同时也重塑着许多村民的生活习惯,渐渐从“要我做”到“我要做”,再到“我带头”的转变,促使东厍村的蜕变由外至内。
如今的东厍村,有古迹有颜值有产业,在传承古韵乡愁、挖掘特色亮点、产业发展托起乡村“美、富、新”中,综合提升村容村貌,保护乡情美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谱写了一曲承载田园乡愁的新时代“田园牧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