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严宸 记者 王平
一到春节,眼前所能见到的红色逐渐多了起来,红衣服、红灯笼……当然,更少不了红色的福字和春联。这段时间,书院镇各村居的书法爱好者们成了最为忙碌也最受欢迎的人,纷纷受邀帮忙写福字和春联。在东方颐城、棉场村、四灶村、桃园村……一张桌子,垫上报纸,再铺上红纸,就成了他们的主场。拿上毛笔,蘸上墨汁,一个个带着墨香的福字和春联缓缓从他们的笔尖“流淌”而出,周围也洋溢着浓浓的墨韵。除了固定的福字和春联供村居民们选择之外,现场还可专门定制。只要把所需要写的字和春联告知现场的民星书法家们,他们都会欣然答应、一一实现。除此之外,东方颐城还特别邀请专业老师为居民们带来了一场插花课,李雪村也为村里的老年人带来了剪窗花活动,在火红的花束和窗花映衬下,春节的年味更足了。
在这寒冷的冬日里,一碗刚出锅的汤圆不仅能够带来融融暖意,更能带给人们满满的幸福感。特别是在当下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汤圆更是有着团圆、圆满的美好寓意。而在书院镇各村居,做汤圆正是阿姨爷叔们的拿手好戏。剁馅、拌馅、揉粉、捏团、包汤圆……在棉场村阿姨们的巧手和通力配合之下,一个个圆滚滚的汤圆很快就成型了。边上专门下汤圆的爷叔也早已等候多时,烧开了水,拿起刚做好的汤圆就往锅里倒。等到锅里的汤圆一个劲儿地往上浮,汤圆就可上桌。吃着自己亲手做的汤圆,阿姨爷叔们脸上都是满足的笑容,还不忘评价一句“咸淡正好”。当然,也有村居选择了制作更为便捷的馄饨。虽然形式不一样,但那股暖意却是相同的。同时,在现做现吃之余,阿姨爷叔们也没有忘记周边的孤寡老人等特殊群体,把这些他们亲手做的汤圆和馄饨送到了特殊群体的家中,传递温暖和爱意。
伴随着阵阵欢笑声,书院镇各村居陆陆续续办起了各自的春节联欢会。尽管表演节目大多是村居民们自备,但节目形式依然多种多样。既有带着浓厚乡音乡情的沪剧《办酒水》《卖红菱》,也有红红火火的舞蹈《爱我中华》《吉祥中国年》,还有虎虎生威的《木兰拳》《八段锦》,更有全场一起来的大合唱、养生操。洋溢村的原创小品《防疫小段》和路南村的防疫知识问答,也为村居防疫工作添砖加瓦。活动过程中还穿插着各种趣味小游戏,如路南村的蒙眼吃香蕉、吹乒乓球,第一居委的“四平八稳”……欢呼声、喝彩声,不绝于耳。
下一篇:“三下乡”暖心服务贯穿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