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王佳骏 记者 赵一苇
食品的原材料从哪里来?有没有过保质期?……今年,嘉定区完成了对区内33家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过程智能化追溯体系建设,生产企业的相关品类食品实现了从原料到成品全流程可追溯。
如今,在商超,市民只需要拿起手机扫一扫包装上的追溯二维码,就可以了解食品的配料、生产日期、产地、入库时间、检验报告等信息。对市民而言,食品安全多一道令人放心的“保护伞”。
对企业来说,智能化追溯系统还有助于企业实现高效管理。上海艺杏食品有限公司在生产内酯豆腐时,从大豆原料入库开始,每个生产环节都有工作人员进行信息采集并录入后台系统,管理人员可以有效监控各种物料、产品的使用和库存情况,提高管理效率。通过该系统,企业可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供应商审查、监控生产的各关键控制点、及时掌握出厂检验进度,实现食品质量安全顺向可追踪、逆向可溯源、风险可管控。
上海艺杏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通过系统实现精细化管理以后,从原料到生产过程,再到成品,实现整个流程的管控,企业的运营成本下降了将近两个百分点。”他透露,艺杏在完成了内酯豆腐品类的生产可追溯后,还将进一步覆盖到其他品类的产品。
据了解,嘉定区列入智能化追溯体系建设的食品生产企业(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和本市食品安全追溯品种目录食品生产企业)共29家,主要涉及乳制品、大米、大豆油等行业。在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积极推动下,今年已有33家食品生产企业完成生产过程智能化追溯体系建设,指导意见范围内的企业全部实现体系全覆盖,另有4家范围外的企业完成建设。
嘉定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生产科工作人员表示,接下来将结合肉制品质量提升行动,在相关企业中建立该套系统,并落实其他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全区肉制品质量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