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农村政讯网!
农村政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惠农政策> 正文

“三步曲”推动乡村振兴 ——荔浦推进乡村风貌提升工作小记

日期:2021-05-25 作者:佚名 来源: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今年以来,按照自治区、桂林市关于乡村风貌提升和人居环境改善工作部署,荔浦市在推进阳鹿、荔玉高速公路沿线94个屯、3874栋农房风貌改造提升工作中,通过风貌塑形、做实产业、挖掘村屯文化,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

  A 风貌塑形 乡村如画

  近日,在荔浦市花篢镇大同村高岸屯,党员志愿者和群众铆足干劲清淤沟渠、植树绿化,掀起乡村风貌提升热潮。

  今年,荔浦市引导全市94个有“三清三拆”任务的村屯成立村民理事会,通过“专家提建议、村民拿主意”,让村民“主动拆”“尽快拆”“配合建”。为充分发挥农村能人的智慧、声望优势,荔浦市倡议在职干部、企业家、能人和建筑队伍结合村屯农房特征特色,动员群众灵活使用全坡屋顶、半坡屋顶、腰线等元素美化村屯,掀起“百名干部回乡·助力乡村建设”热潮。

  危旧房拆除之后,村屯如何美化建设?“通过精品示范带动,实现点上有精品、线上有风景、面上有形象,让乡村美起来。”荔浦市乡村风貌提升办公室负责人介绍。针对辖区内高速公路、国道纵横交错的特点,该市聚焦阳鹿、荔玉高速公路沿线和国道沿线的乡镇乡村风貌提升工作,编制高速公路和国道沿线及精品村乡村风貌改造提升规划,组织规划设计人员深入村庄,了解村庄资源禀赋、空间形态、生产生活条件、历史文化和群众诉求等,将分散的村庄进行集中统一规划设计,突出抓好特色风貌、精致环境、文化挖掘、产业发展,打造沿线风景。

  通过乡村风貌提升,如今荔城镇莲塘屯、马岭镇新黎村屯、花篢镇高龙屯、东昌镇同古山屯、龙怀乡川岩屯、蒲芦瑶族乡六羊屯等各具地方特色的精品村建设如火如荼开展,13个精品村全部动工建设,“荔水青山”“毓秀马岭”“橘香修仁”“梦里茶香”田园综合体美景如画,成为网红打卡点。

  B 做实产业 村美民富

  东昌镇东阳村同古山屯,粉刷一新的农房错落有致,茶园里村民忙着采摘绞股蓝;铜鼓山生态庄园内垂钓、亲子游的客人来来往往……“是产业融合让同古山屯实现了村美民富。”该村党支部书记陆春任一语道破村民吃上旅游饭的秘密。

  荔浦市在改善村居环境,美化乡村基础上,将产业融合乡村风貌提升发展,在阳鹿、荔玉高速公路及国道包括大塘镇、新坪镇、荔城镇等在内的沿线13个乡村风貌提升精品村,发展水果、花卉苗木产业,实现村屯绿化、美化,促进村民增收。在融合过程中,该市因地制宜,按照“农旅一体化、产品生态化、产业覆盖化”的主体农业格局,率先对马岭镇新黎村屯、荔城镇莲塘屯进行重点打造,将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构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莲塘新景象。

  如今,茶城乡寨閧屯巧借田园、果园建起了小花园,蒲芦瑶族乡六羊屯巧打“瑶寨特色牌”……荔浦市形成了以青山镇、双江镇、花篢镇马蹄,修仁镇、新坪镇、杜莫镇水果,花篢镇、东昌镇荔浦芋,马岭镇花卉苗木为代表的特色产业发展,全市13个乡镇风貌提升村屯随处可见产业融合、村美民富的新景象。

  C  文化铸魂 小巷成诗

  新坪镇凤岗村新村屯的文明墙上,喷涂上墙的村规民约与修葺一新的小花园相得益彰,村民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时,受到文明熏陶。

  乡村风貌提升,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群众“富口袋”更要“富脑袋”。为此,荔浦市充分运用乡村小巷墙壁、三栏围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风家训、村民理事会公约喷涂上墙,让文明家风渗透到每一户家庭。

  同时,该市将文明家庭、文明户评选等活动融入墙文化,大力推广文明良好的生活习惯,推行村规民约和家风家训,从源头改变村民不良卫生习惯,通过文明实践“积分制”活动,打造善治乡村,“好媳妇”“致富能手”“乡村示范户”让荔浦市乡村文化味十足。截至目前,该市有文明村镇106个,评选出文明家庭95户、十星级文明户933户。

  荔浦市还因地制宜,结合村屯浓厚的人文环境,建成人文魅力新农村,修仁镇、大塘镇、花篢镇通过围栏修旧复旧,本地特产“荔浦芋”“荔浦马蹄”“荔浦砂糖桔”跃然墙上,一面面家乡“特产墙”成了宣传墙,美化了小巷,吸引了游客。


原文链接:http://nynct.gxzf.gov.cn/xwdt/cyfp/t8654751.shtml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政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政讯网 nczx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