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农村政讯网!
农村政讯网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三农透视> 正文

松原:稻蟹共养 丰收在望

日期:2023-08-30 作者:佚名 来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金秋时节,稻穗泛黄。

  阡陌纵横、水渠连通。在前郭农垦集团红星农牧业发展有限公司境内盐碱地改良示范田里,一望无际的水稻已进入成熟期,秋风拂过,稻浪翻滚,稻香扑鼻。“入住”稻田的蟹苗不时穿梭在稻秧间,呈现一幅稻蟹共生图。

  这片盐碱地改良示范田,是吉林省沃野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2021年进行改良的,共1000亩,当年改良,当年验收,当年实现亩产400公斤。今年,这片稻田又来了新“成员”——河蟹,实行水稻与螃蟹共生共养,实现“一水两用、一地双收”。

  8月25日清晨,吉林省沃野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洪德早早就来到盐碱地改良示范田,查看水稻和河蟹长势。朱洪德介绍,稻蟹共养是项一举多得项目,螃蟹长大了能吃水草,减少了农药的使用,螃蟹还能为土壤提供有机肥增加地力。到了秋天,不仅可以收获水稻,还可以卖螃蟹来增加收入。今年6月初,他从辽宁盘锦以700元一公斤的价格,购进了225公斤蟹苗,投放到稻田内,预计9月末可以收获,再将小螃蟹卖回辽宁,一亩地预计能够增收三五百元。“稻蟹共养,我总结出四个好处,一是提供稳定的粮食产量,二是严控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三是增加种粮人的收入,四是为乡村振兴作贡献。”朱洪德说,不用化肥,虽然水稻的产量有所减少,但是大米的品质提高了,产出的有机大米价格也高,加上螃蟹的产出,总体上收入是增加的,综合效益显著提高,还促进了生态良性循环。

  对于稻蟹共养的技术问题,正在松原市参加“前郭县2023年稻渔综合种养现场观摩会”的吉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正高级农艺师满庆利说,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具有“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效果。在保障水稻稳产的前提下,利用稻田水资源,开展稻田养蟹、稻田养鱼形成种养相结合的生产模式,达到了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实现了稻渔双赢的效益。“稻田养螃蟹,能够促进稻田杂质的降解,除草驱虫,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实现了黑土地可持续利用。还能大大提高稻农的收入。”满庆利说,松原开展稻蟹共养优势多,政府扶持力度大、农民积极性高、盐碱地改良效果好。“前期蟹苗采购、中期种养技术指导、后期稻蟹销售,都已形成了产业化。”

  松原市开展稻蟹共养时间比较早,各项种养技术、销售渠道成熟,目前已走在全省前列。“早在2001年,前郭县就有农民开始在稻田里养殖螃蟹,2012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目前种养面积达13万亩,亩均增收上千元。”前郭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马喜波说,稻蟹共养生产出来的“蟹田米”品质好、价格高,是一项一举多得,可持续发展的种养项目。

  


原文链接:http://agri.jl.gov.cn/xwfb/sxyw/202308/t20230829_8789008.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农村政讯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与本网站联系。
北京中农时代农业技术研究院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农村政讯网 nczxwl.org.cn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5010596982,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